TaqMan探针法qPCR检测的主要原理

TaqMan探针法(TaqMan probe-based qPCR)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定量PCR(qPCR)中的方法,用于检测和定量目标DNA或RNA的浓度。其主要原理基于蛋白质核酸互作用、荧光共振能量转移(FRET)和5'-nuclease活性。

 

主要步骤如下:

 

1. 引物和探针设计:引物是用于扩增目标序列的短DNA片段,通常位于目标序列的两侧。探针是一种短DNA片段,在5'端标记有一个荧光染料(通常为FAM,也可以是其他染料),并在3'端含有与目标序列互补的序列的荧光淬灭剂(一般为BHQ1、BHQ2等)。

 

2. PCR扩增:在PCR反应中,引物与目标序列互补结合,并由酶的作用,在目标DNA或RNA的存在下,通过多个温度循环进行DNA的扩增。扩增的过程中,Taq DNA聚合酶与模板DNA结合,从引物的3'端向5'端移动,并合成新的DNA链。

 

3. 探针特异性结合:当PCR扩增过程中,聚合酶到达探针设计区域时,它开始酶解探针。探针与目标序列的互补配对,导致荧光染料和荧光淬灭剂之间的共振能量转移受到影响,从而荧光信号被释放出来。

 

4. 荧光信号检测:PCR仪实时监测每个反应管中的荧光信号强度。通过测量荧光染料的荧光强度,可以反映PCR反应中目标DNA或RNA的数量。荧光信号的强度与目标序列的丰度成正比,可以通过比较样本和标准曲线等方法进行定量测定。

 

TaqMan探针法具有高灵敏度、高特异性和准确性。通过设计特定的引物和探针,并利用荧光信号的实时检测,可以快速、精确地定量测定目标DNA或RNA的浓度,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研究、基因突变检测、病原体检测、环境监测和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。

技术服务

Technical services

技术服务